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新闻中心 -> 法院要闻

我院多举措助力县委政府“五十工程”顺利推进

发布时间:2013-05-24 10:52:10


    为进一步提升司法效能,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,为全县经济发展环境提供稳定的法治保障,县法院立足工作实际,积极探索有力举措,服务和保障县委政府“五十工程”顺利推进。 

    加强法院自身建设,为“五十工程”提供组织保障。一是加强基层人民法庭建设,从人员配置、职级待遇、业务培训、经费和物质保障等方面加强建设;二是加强组织领导。成立县法院服务和保障县委政府“五十工程”工作领导小组,加强对全院各部门在服务和保障县委政府“五十工程”工作中的组织和领导。

    加强相关业务培训,提高服务和保障“五十工程”的司法能力。一是提高相关案件审判的司法能力。组织法官对涉及“五十工程”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和培训,增强司法能力、提高司法水平;二是有效化解各类涉及“五十工程”的纠纷。要求审判人员以司法智慧寻找案件解决的切入点以及乡规民约、风俗习惯与现行法律规定之间的平衡点,实现案件审判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。

    加强和改进相关案件审判工作,全力推进“五十工程”项目建设。一是加强相关案件的立案工作。对各类涉及“五十工程”的纠纷,依法及时立案;二是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危害农民群众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,保护农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,增强农民群众的安全感,确保农村法治环境健康发展;三是对在“五十工程”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创新举措和创新人员,视具体情况,严格区分把握罪与非罪的政策界限,重保护,慎打击,认真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,保护改革者创新者的积极性,为各项改革创新举措的深入开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。

    拓宽司法服务领域,提高为“五十工程”服务的水平。一是推行“法官村长”制度。在涉及“五十工程”的村派驻“法官村长”,及时、贴心的为村民提供服务;二是聘请在乡村基层德高望重、热心公益、经验丰富的普通群众担任“社会法官”, 减少诉讼资源和当事人经济负担,节省办案资源和缓解法院人少案多的矛盾;三是落实“天平计划”,为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提供司法保障;四是组织“法官进企业活动”。依法为“五十工程”涉及的重点企业排忧解难,不定期深入企业走访,了解企业需求,解答涉法咨询,解决发展难题;五是设立“涉及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合议庭”、“妇女儿童维护合法权益合议庭”,维护军人军属和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;六是通过审判活动,加强法制宣传教育。把法制宣传教育同“五十工程”的具体情况紧密联系起来,增强群众知法、信法、守法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实效性;七是积极探索涉及“五十工程”案件的审判特点,促进全县经济建设。

    推行司法便民措施,方便群众诉讼。一是为“五十工程”提供司法服务的“绿色通道”。开展诉讼引导,设立假日法庭,优先适用小额诉讼和简易程序审理案件,同时大力提倡"马锡五审判方式",扩大审判的社会效果;二是加大司法救助力度。针对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案件和当事人追索赡养费、抚养费案件,涉及孤寡老人、孤儿、“五保户”、特困户的当事人案件,视具体情况对诉讼费用予以减、缓、免。


关闭窗口
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